close

台灣的節慶    陳美婷

台灣的民俗節有元宵節、清明、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春節,其中的端午、中秋和春節被稱為三大民俗節。


端午節在初夏之時,農曆五月,又稱粽子節,家家戶戶包粽子和比賽划龍舟來紀念在戰國時代投汨羅江自盡的愛國士大夫屈原,屈原因為力勸楚懷王改革不成憤而投江,人們怕河裡的魚兒吃屈原的身體,因而包粽子丟到河裡餵魚,並划船去趕走魚兒而演變至今天的吃粽子和龍舟競賽,相當有民俗風情。

中秋節是農曆八月十五日,在外地工作的孩子們回家和父母團圓一起吃圓圓的月餅和一起賞圓圓的月亮,並收割已成熟的稻米和拜土地公,是個闔家團聚和秋收的節慶。但現在的人們除了吃月餅外,也有和全家人一起在門口烤肉看月亮。
 

春節則俗稱過年,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慶,其由來是要趕走可怕的"年獸"。因為年獸怕虹光,所以在門口貼上春聯;因為怕光,所以放鞭炮點蠟燭,年獸怕聲響所以敲鑼打鼓和舞龍舞獅。到了現在的過年則演變為大家除夕前大掃除貼春聯、穿新衣帶新帽、吃年夜飯和向雙親拜年並拿紅包壓歲錢,再守歲跨年後放鞭炮。 

舞龍舞獅則祈求好運賀新年。過年期間長達十五天且將一直熱鬧到元宵節為止,台灣各地都有不同的慶祝活動例如:放天燈、炸寒單爺、鹽水蜂炮陣等很有趣。

 但現在因鞭炮危險,所以政府已經禁止燃放鞭炮了。
而且工業社會假期減少,已漸漸的沒有往昔的熱鬧氣氛了。

日文版原文http://blog.livedoor.jp/chiyogaigo/archives/51211936.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iyogai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